每天走30分鐘不生病 讀書心得與重點
ISBN: 9789866363115 書名:每天走30分鐘不生病 (原文書名:脳が若返る歩く習慣) 作者:米山公啟 (神經內科醫生、醫學作家) 介紹步行運動的好處,如果僅止於此那也就沒什麼,走路的好處網路上一堆文章,人人會講。但作者依經驗提出了三神器,以及很多種不同的附加技巧讓你可以摸蛤仔兼洗褲、例如一邊走一邊做腦力訓練,還有很多不同的玩法讓你保持對健走的新鮮感。 不過,除了作者的豐富經驗的精華外,雖然本身是醫師,但在提出相關的論點時(例如「走路時速越慢、脂肪燃燒率越高」),並沒有給很明確的證據,所以看的時候請記得這本書比較偏向經驗分享以及創意玩法提議。 評: 是否建議讀:想把健走當主要運動之一的人要讀。 是否建議買:無意見。 在博客來購買» ( 這是什麼? ) = = = = = 我是分隔線 = = = = = 要走超過30分鐘 書名有點誤導,這本的重點不是說每天走30分鐘就好,而是每天要走超過30分鐘(而且要一次連續),這是因為前20~30分鐘都是「暖機」,燒的是醣,超過之後才會較多比例在燃燒脂肪。 為什麼是健走 基本的好處:可以紓解壓力、改善新陳代謝症候群、提昇心肺功能、防失智症。只要是正常的運動多少都有這些效果。 更勝跑步之處 : 比較不傷膝蓋 (這本書沒提到,但這也是健走的好處) 較高的燃燒脂肪率 正確的走法 微縮小腹、抬頭挺胸、身體也要微向前傾 當過兵的人可能會習慣前擺45後擺15,健走時擺手應該大一點 落地的順序是 腳跟 → 腳外緣 → 小拇指 → 大拇指 後腳抬起時要有一點點蹬地的感覺,腳要往前到伸直(這點應該很自然,所以不要太過在意反而越走越彆扭) 準備物品 舒適的鞋子 這是最基本的。 音樂播放器 沒有音樂的話,走久就會煩,煩了就不想堅持了。但不要開太大聲,以免危險,因此也該避免用隔音太好的耳罩式耳機。 計步器 有個數字可以比較的時候,就會讓人想挑戰下去。 計步器推薦加速感應器的那種(一般稱作3D感應計步器),可以偵測任何方向的規律震動,所以就不一定要把計步器夾在皮帶上,可以塞在口袋或丟在背包都偵測得到。 目前看到覺得外觀比較能看的只有 日本DRETEC ,但台灣代理好像不太有心推計步器,連網拍都很難找到,最後我是寫信去問才知道他們有個很隱